成人疫苗种类及适宜人群

疫苗的保护伞不仅保护儿童健康,同样宽广地覆盖着成年人,疫苗守护健康,不分年龄。成人接种疫苗不仅是个人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也是构建群体免疫、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乙型肝炎疫苗

作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接种人群:推荐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接种史不详者,尤其是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1)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如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人员、公安、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2)存在经皮肤、黏膜和血液暴露风险人群,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等。(3)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如多性伴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等。(4)其他人群:包括乙型肝炎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等。

免疫程序:按照0、1、6个月接种3剂10µg或20µg乙型肝炎疫苗。高风险人群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HBsAg和抗-HBs,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20µg乙型肝炎疫苗。其中16岁及以上乙型肝炎易感者,也可选择再接种1剂60µg乙型肝炎疫苗,若接种1剂60µg乙型肝炎疫苗1~2个月后经采血确认其抗-HBs仍然阴性或<10mIU/ml,可考虑接种第2剂60µg乙型肝炎疫苗,两剂间隔至少4周。

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作用:预防由肺炎球菌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和33F血清型感染引起的肺炎球菌疾病。

接种人群:2岁及以上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患肺炎球菌性疾病风险增加的人群。推荐重点人群接种,包括:①60岁及以上老年人;②特定疾病人群(包括患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者;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或脑脊液漏者;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免疫功能受损人群、进行免疫抑制性治疗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等)。

免疫程序:接种1剂。推荐功能性/解剖性无脾和免疫抑制等特定高危人群复种,复种1剂,与前1剂至少间隔5年。

三、流感疫苗

作用: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6月龄及以上人群,每年度接种1剂。推荐优先接种人群: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孕妇可在妊娠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疫苗,但选择疫苗时应结合说明书);

(6)6~59月龄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管场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四、带状疱疹疫苗

作用:预防带状疱疹疾病。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2剂,间隔2个月~6个月。

五、麻腮风联合、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作用: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风疹。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相关疾病易感者,接种1剂(育龄妇女接种该疫苗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

六、甲型肝炎疫苗

作用: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推荐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有感染甲型肝炎高风险人群(包括需要终身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接触的工作人员、静脉注射吸毒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等)接种。接种2剂,至少间隔6个月。

七、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

作用: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16型、18型预防2种HPV病毒。

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6型、11型、16型、18型预防4种HPV病毒。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6、11、16、18、31、33、45、52和58型预防9种HPV病毒。

接种人群:9岁~45岁女性。其中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适用于9岁~30岁女性。

免疫程序:四价和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为0、2、6个月各接种1剂。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杆状病毒)、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为0、1、6个月各接种1剂。其中,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对9-14岁女性也可以选择采用0、6月分别接种1剂次。

八、重组戊型肝炎疫苗

作用: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16岁及以上戊型肝炎易感者。推荐高风险人群(包括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疫区旅行者等)接种。0、1、6个月接种3剂。

九、人用狂犬病疫苗

作用: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狂犬病。

接种人群:狂犬病暴露人群及高暴露风险人群。

免疫程序:(1)暴露后:①4针法接种程序:当天接种2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②5针法接种程序: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

(2)再次暴露后: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3)暴露前: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十、水痘减毒活疫苗

作用: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有高度暴露或传播风险人群、与高危重症病人密切接触者、未怀孕的育龄妇女接种(育龄妇女接种该疫苗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接种2剂。两剂至少间隔4周。(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十一、吸附破伤风疫苗

作用: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主要是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妊娠期妇女接种本品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

(1)无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免疫史人群:基础免疫3剂,第1、2剂间隔4周~8周,第2、3剂间隔6个月~12个月。一般每10年加强免疫1剂,如遇特殊情况(不洁或污染伤口)也可5年加强免疫1剂。

(2)经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人员:最后1剂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接种。超过3年者,加强免疫1剂。严重污染的创伤或受伤前未经全程免疫者,接种1剂。

以下疫苗为储备疫苗,出现疫情时,用于应急接种使用。

一、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作用:预防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接种人群;16岁~60岁应急接种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包括从事实验动物饲养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相关实验的工作人员、废品回收行业从业者、环卫工人等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机会较多者)。

免疫程序:基础免疫2剂,0天、14天各1剂;基础免疫后1年加强免疫1剂。

二、钩体疫苗

作用: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流行地区7~60岁的人群。全程免疫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第1针注射0.5ml,第2针注射1.0ml。7-13周岁用量减半,必要时7周岁以下儿童可酌量注射,但不超过成人剂量的1/4。应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注射。

三、炭疽活疫苗

作用:预防炭疽。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炭疽常发地区人群,皮毛加工与制革工人、放牧员以及其他与牲畜密切接触者。在皮肤处划“井”字划痕接种。接种后24小时划痕局部应有轻微红肿、浸润,若无任何反应(包括创伤反应),应重新接种。

四、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作用:预防森林脑炎病毒感染。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前往疫区并进入林区的8岁及以上人员。基础免疫2剂,0天、14天各1剂。在流行季节前加强免疫1剂。

五、黄热减毒活疫苗

作用:用于预防黄热病。

接种人群和免疫程序;进入或经过黄热病流行地区的人员,小于6月龄幼儿不宜接种。接种1剂次。


注意哦!!!

需要出国旅行、务工或因公出国的人员想要咨询疫区疫苗接种,可以咨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电话:028-85197251)。

温馨提示:除储备疫苗外,若有接种需求,可拨打属地疾控中心电话或附近预防接种门诊电话进行咨询。

攀枝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3373368

东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2235398

西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5555478

仁和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2290237

米易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2267611

盐边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0812-8653853

关注四川省预防接种微信公众号,预约接种不迷路!


联系电话

0812-3373399

周一至周五 9:00-17:00